《数控车编程与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日期:2017-09-09  浏览次数:12920
				 
				
					
	
		
			| 
					(240学时)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生学习数控编程及数控机床操作的一门重点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课程任务:让学生了解数控车床加工程序编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学会数控车床的编程方法及基本的操作技能,使学生达到数控车中级工的操作能力。
 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突破学科体系的模式,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采用综合化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即将数控车编程、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实训操作的内容按项目进行综合,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本课程的设计以项目为主,其服务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不仅强调岗位的实际需求,还强调学生个人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是实施素质教育、综合职业能力的个人就业需求和企业需求相结合。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基础,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本课程各项目的教学,其总的目标是使学生能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和达到中级数控车床操作工的等级,这是本课程在校期间的阶段目标。从长期目标来看,本课程还要为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以及学习新的生产科学技术打下基础。
 | 
		
			| 
 
					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与态度培养目标)    (一)职业技能
 1、熟悉常用数控车床的种类、工艺范围与特点,会制订常用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规程;
 2、能对常用数控车床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3、能根据工程需要正确选用刀具、在线测量、选择加工方式;
 4、能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5、根据图样要求,正确编写数控加工程序,能校验与修正一般加工程序;
 6、能根据工程需要正确选用数控车床,具备分析和提出改善加工质量建议的初步能力。
 7、具备数控车床操作工中级职业资格的技能。
 8、具有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职业知识
 1、能说出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能区分数控机床各功能模块,并说出其功用。
 2、能说出常见数控程序指令的格式及其相关参数的含义;能运用仿真软件调试程序;初步学会编制数控加工程序。
 3、会手动操作数控车床,完成机床的启动、调速、换刀、对刀、关闭等操作,能在数控机床上完成程序的输入、编辑、检验、试运行等基本操作。
 4、能掌握数控车削外圆、端面相关程序指令的格式和应用特点;会利用仿真软件编制相关的程序;会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外圆和端面,并控制精度。
 5、能掌握数控车削沟槽相关程序指令的格式和应用特点;会利用仿真软件编制相关的程序;会在数控车床上加工沟槽,并控制精度。
 6、能掌握数控车削内孔相关程序指令的格式和应用特点;会利用仿真软件编制相关的程序;会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内孔,并控制精度。
 7、能掌握数控车削曲面相关程序指令的格式和应用特点;会利用仿真软件编制相关的程序;会在数控车床上加工曲面,并控制精度。
 8、能掌握数控车削螺纹相关程序指令的格式和应用特点;会利用仿真软件编制相关的程序;会在数控车床上加工螺纹,并控制精度。
 9、会分析数控车削轴套类零件程序编制的工艺,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编程知识,编制相关的程序,并在数控车床上完成切削加工,达到数控车床中级操作工的要求。
 (三)职业道德与情感态度
 1、喜欢、热爱本职岗位,乐于参与各类生产实践活动。
 2、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问题时的喜悦。
 3、养成实事求是、尊重技术的科学态度,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意见,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有创新和技术革新的意识。
 4、有将生产技术服务于社会的意识,有较强的工作责任感。
 5、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项目名称与要求) 1、数控编程基础(10学时)
 项目一了解数控车床的基本知识,清楚坐标系的概念,明确数控编程的概念与分类;了解数控技术的术语,了解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知识。
 2、数控车削加工编程及实训(160学时)
 
					
						
							| 
									课题号
								 | 
									项目内容
								 | 
									学时数
								 | 
									目标要求
								 |  
							| 
									2
								 | 
									数控操作面板介绍及使用
								 | 
									6
								 | 
									掌握开关机床的方法,熟练使用操作面板。
								 |  
							| 
									3
								 | 
									数控车床的对刀方法
								 | 
									10
								 | 
									掌握刀具的正确安装方法;正确输入每一刀具的刀偏值,建立工件坐标系;校验每一刀具的对刀结果。
								 |  
							| 
									 
								 | 
									辅助功能
								 | 
									2
								 | 
									掌握辅助M功能、主轴S功能、进给功能及刀具机能T功能。
								 
									 
								 |  
							| 
									 
								 | 
									单位设定功能
								 | 
									2
								 | 
									掌握尺寸单位、速度单位、编程方式及坐标系设定功能的使用方法。
								 
									 
								 |  
							| 
									4
								 | 
									进给控制指令G00/G01的应用
								 | 
									10
								 | 
									理解基本指令G00/G01的使用方法;会正确编写简单循环指令及复合循环指令。
								 |  
							| 
									 
								 | 
									内(外)径切削循环G90的应用
								 | 
									4
								 | 
									掌握内(外)径切削循环G90的格式及应用方法。
								 |  
							| 
									5
								 | 
									进给控制指令G02/G03的应用
								 | 
									10
								 | 
									理解基本指令G02/G03的使用方法;会正确编写简单循环指令及复合循环指令。
								 |  
							| 
									 
								 | 
									其他控制指令
								 | 
									2
								 | 
									掌握参考点控制指令G27/G28,暂停指令G04,恒线速指令G96/G97。
								 
									 
								 |  
							| 
									6
								 | 
									粗车复合循环G71(无凹槽)的应用
								 | 
									10
								 | 
									掌握粗车复合循环G71(无凹槽)的格式和应用方法。
								 |  
							| 
									 
								 | 
									端面粗车复合循环G72的应用
								 | 
									4
								 | 
									掌握端面粗车复合循环G72的格式和应用方法。
								 |  
							| 
									7
								 | 
									闭环车削复合循环指令G73的应用
								 | 
									6
								 | 
									掌握闭环车削复合循环指令G73的格式和应用方法。
								 |  
							| 
									8
								 | 
									切槽指令G75的应用
								 | 
									6
								 | 
									掌握切槽指令G75的格式和应用方法。
								 |  
							| 
									9
								 | 
									螺纹切削循环G92的应用
								 | 
									10
								 | 
									掌握螺纹切削循环G92的格式及应用。
								 |  
							| 
									 
								 | 
									螺纹切削复合循环G76的应用
								 | 
									10
								 | 
									掌握螺纹切削复合循环G76的格式和应用方法。
								 |  
							| 
									10
								 | 
									子程序
								 | 
									8
								 | 
									掌握子程序的编程与使用
								 |  
							| 
									11
								 | 
									外轮廓加工(一)
								 | 
									10
								 | 
									掌握G00、G01、切槽工艺安排和编程加工方法。
								 |  
							| 
									12
								 | 
									外轮廓加工(二)
								 | 
									10
								 | 
									掌握G02、G03工艺安排和编程加工方法。
								 |  
							| 
									13
								 | 
									外轮廓加工(三)
								 | 
									10
								 | 
									掌握G71、G70工艺安排和编程加工方法。
								 |  
							| 
									14
								 | 
									外轮廓加工(四)
								 | 
									10
								 | 
									掌握G73、G70工艺安排和编程加工方法。
								 |  
							| 
									15
								 | 
									螺纹加工
								 | 
									10
								 | 
									掌握G32、G92、G76工艺安排和编程加工方法
								 |  
							| 
									16
								 | 
									内轮廓加工
								 | 
									10
								 | 
									掌握配合件工艺安排和编程加工方法。
								 |  
							| 
									合计
								 | 
									160
								 |  |  | 
		
			| 
 
					3、数控车模拟仿真实训(60 学时) 在进行数控车编程理论教学的同时,进行数控车模拟仿真实训课程,帮助学生对所学习的数控车床操作、数控程序编制、工件模拟加工进行练习,为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实训做好准备。
 | 
		
			| 
 
					四、课程教学建议 1.学时分配建议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学时
								 |  
							| 
									1、
								 | 
									数控编程基础
								 | 
									10
								 |  
							| 
									2、
								 | 
									 数控车削加工编程及操作
								 | 
									160
								 |  
							| 
									3、
								 | 
									数控车模拟仿真实训
								 | 
									60
								 |  
							| 
									 
								 | 
									机动
								 | 
									10
								 |  
							| 
									 
								 | 
									合计
								 | 
									240
								 |  
					2.教学建议(课程教学安排时段、主要教学方法、手段、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1)、开课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建议在第二学期开设数控车编程理论教学(70学时)与数控车仿真模拟实训(60学时)。第三学期开设数控车加工实训(110学时)。
 (2)、每个教学班数控车编程理论教学与数控车仿真模拟实训授课教师安排同一位教师担任,能够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和其掌握知识的能力,增强教学效果。数控车加工实训教学的任课教师同上,由数控实训指导教师配合加强指导,保证教学的连贯性。
 (3)、采用一体化教学,利用多媒体、宇龙数控仿真软件、加工型数控车床进行教学。
 (4)、数控车编程理论教学采用在教室与机房相结合,数控车仿真模拟实训在数控仿真实训室,数控车加工实训在数控实训中心进行。
 (5)、教师对仿真中的指令重点检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加工实训中教师应专心指导、认真检查、防止加工中事故的发生。
 3.考核评价建议(注重教学过程评价建议、考核方法建议、评价方法建议)
 学习评价应与课程目标相一致,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作的努力;
 (1)、为了充分发挥学业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调控、激励三大作用,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要重视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过程体验、方法技能的掌握、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改革以往单纯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状况,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本课程质量评定由理论与技能考核两部分组成,其中理论考核成绩占40%,操作技能考核占60%。
 (3)、参加数控车中级工技能考核,合格并取得数控车中级工证书。
 
 五、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每班40名学生配置)
 1、数控编程室(2个):每个数控编程室配置计算机50台、宇龙数控仿真系统软件(网络版)50个节点、CAXA工程师软件(网络版)50个节点。
 2、加工型数控车床16台。每班在实训时提供不少于8台数控车床,每台车床实训学生5人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