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
《数控车编程与实训》课程教学计划
	一、课程内容与要求(项目名称与要求)    
1、数控编程基础(10学时)
   
项目一了解数控车床的基本知识,清楚坐标系的概念,明确数控编程的概念与分类;了解数控技术的术语,了解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知识。
   
2、数控车削加工编程及实训(160学时)
| 课题号 | 项目内容 | 学时数 | 目标要求 | 
| 2 | 数控操作面板介绍及使用 | 6 | 掌握开关机床的方法,熟练使用操作面板。 | 
| 3 | 数控车床的对刀方法 | 10 | 掌握刀具的正确安装方法;正确输入每一刀具的刀偏值,建立工件坐标系;校验每一刀具的对刀结果。 | 
| 
 | 辅助功能 | 2 | 掌握辅助M功能、主轴S功能、进给功能及刀具机能T功能。 
 | 
| 
 | 单位设定功能 | 2 | 掌握尺寸单位、速度单位、编程方式及坐标系设定功能的使用方法。 
 | 
| 4 | 进给控制指令G00/G01的应用 | 10 | 理解基本指令G00/G01的使用方法;会正确编写简单循环指令及复合循环指令。 | 
| 
 | 内(外)径切削循环G90的应用 | 4 | 掌握内(外)径切削循环G90的格式及应用方法。 | 
| 5 | 进给控制指令G02/G03的应用 | 10 | 理解基本指令G02/G03的使用方法;会正确编写简单循环指令及复合循环指令。 | 
| 
 | 其他控制指令 | 2 | 掌握参考点控制指令G27/G28,暂停指令G04,恒线速指令G96/G97。 
 | 
| 6 | 粗车复合循环G71(无凹槽)的应用 | 10 | 掌握粗车复合循环G71(无凹槽)的格式和应用方法。 | 
| 
 | 端面粗车复合循环G72的应用 | 4 | 掌握端面粗车复合循环G72的格式和应用方法。 | 
| 7 | 闭环车削复合循环指令G73的应用 | 6 | 掌握闭环车削复合循环指令G73的格式和应用方法。 | 
| 8 | 切槽指令G75的应用 | 6 | 掌握切槽指令G75的格式和应用方法。 | 
| 9 | 螺纹切削循环G92的应用 | 10 | 掌握螺纹切削循环G92的格式及应用。 | 
| 
 | 螺纹切削复合循环G76的应用 | 10 | 掌握螺纹切削复合循环G76的格式和应用方法。 | 
| 10 | 子程序 | 8 | 掌握子程序的编程与使用 | 
| 11 | 外轮廓加工(一) | 10 | 掌握G00、G01、切槽工艺安排和编程加工方法。 | 
| 12 | 外轮廓加工(二) | 10 | 掌握G02、G03工艺安排和编程加工方法。 | 
| 13 | 外轮廓加工(三) | 10 | 掌握G71、G70工艺安排和编程加工方法。 | 
| 14 | 外轮廓加工(四) | 10 | 掌握G73、G70工艺安排和编程加工方法。 | 
| 15 | 螺纹加工 | 10 | 掌握G32、G92、G76工艺安排和编程加工方法 | 
| 16 | 内轮廓加工 | 10 | 掌握配合件工艺安排和编程加工方法。 | 
| 合计 | 160 | ||
	3、数控车模拟仿真实训(60 学时) 
在进行数控车编程理论教学的同时,进行数控车模拟仿真实训课程,帮助学生对所学习的数控车床操作、数控程序编制、工件模拟加工进行练习,为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实训做好准备。
	二、课程教学建议 
1.学时分配建议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学时 | 
| 1、 | 数控编程基础 | 10 | 
| 2、 | 数控车削加工编程及操作 | 160 | 
| 3、 | 数控车模拟仿真实训 | 60 | 
| 
 | 机动 | 10 | 
| 
 | 合计 | 240 | 
	2.教学建议(课程教学安排时段、主要教学方法、手段、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1)、开课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建议在第二学期开设数控车编程理论教学(70学时)与数控车仿真模拟实训(60学时)。第三学期开设数控车加工实训(110学时)。
   
(2)、每个教学班数控车编程理论教学与数控车仿真模拟实训授课教师安排同一位教师担任,能够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和其掌握知识的能力,增强教学效果。数控车加工实训教学的任课教师同上,由数控实训指导教师配合加强指导,保证教学的连贯性。
   
(3)、采用一体化教学,利用多媒体、宇龙数控仿真软件、加工型数控车床进行教学。
   
(4)、数控车编程理论教学采用在教室与机房相结合,数控车仿真模拟实训在数控仿真实训室,数控车加工实训在数控实训中心进行。
   
(5)、教师对仿真中的指令重点检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加工实训中教师应专心指导、认真检查、防止加工中事故的发生。      
- 上一篇:《数控车编程与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 下一篇:教学评价-专家评价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