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
课程章节-项目十四:G73指令加工实训
	学习目标: 
掌握G73指令在实际加工中的一些用法; 
了解G73指令在实际加工中的重难点; 
练习,熟练掌握G73指令编程。 
知识点击: 
   我们经常在实际加工中经常会遇到图(1)这样的工件,毛坯是圆柱形棒料。如果我们想在简化程序的基础上又不浪费加工时间的话,可以使用粗精加工循环行号不一致的方法来解决。
   
   G73指令车削时按照我们给定的轮廓形状进行反复加工,逐渐接近最终形状的循环切削方式。G73指令自动按精车路线依零件外圆、锥体、凹凸圆弧进行多次循环走刀,系统根据精车余量、退刀量、切削次数等数据自动计算粗车偏移量、粗车的单次进刀量和粗车的轨迹。配合G70精加工循环指令使用。但粗加工和精加工的轨迹可以不一致。注:某一部分轨迹必须相同,也就是精加工轨迹是在粗加工轨迹的基础上缩短或延长。
    
一、指令格式:
   
G73 U(△i) W(△k) R(d)
   
G73 P(ns) Q(nf) U(△u) W(△w) F(f) S(s) T(t) 
N(ns)……… 
………… 
N(nf)………
   
式中:
   
△i-- X轴向总退刀量(半径值);
   
△k-- Z轴向总退刀量;
   
d--重复加工次数(粗车切削次数);
   
ns--精加工轮廓程序段中开始程序段的段号;
   
nf--精加工轮廓程序段中结束程序段的段号;
   
△u-- X轴向精加工余量及方向;
   
△w-- Z轴向精加工余量及方向;
   
f、s、t--F、S、T代码。 
二、实训内容      
	 
    
	三、实训步骤    
1、工艺分析 
(1)毛坯直径较大,先进行粗加工至直径42处,再粗加工直径42前半部,之后精加工,最后切断。 
(2)注意退刀时,先X方向后Z方向,以免刀具撞上工件。
   
2、确定工艺方案 
(1)先G90粗车出直径42台阶; 
(2)后使用G73对N10点至N20点进行粗加工; 
(3)后再使用G70对整个工件进行精加工;
    
(4)最后对工件进行切断。
   
3、刀具选择 
将所选定的刀具参数填入表14-1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刀具卡片中,便于编程和操作管理。
表14-1数控加工刀具卡
| 产品名称 | 
 | 零件名称 | 
 | 零件图号 | 
 | ||||
| 工步号 | 刀具号 | 刀具名称 | 数量 | 加工表面 | 刀尖半径/mm | 备注 | |||
| 1-3 | T01 | 93°外圆车刀 | 1 | 外轮廓 | 0.4 | 
 | |||
| 4 | T02 | 切断刀 | 1 | 切断 | 0.4 | 
 | |||
| 编制 | 
 | 审核 | 
 | 批准 | 共1页 | 第1页 | |||
4、切削用量选择 根据被加工表面质量要求、刀具材料和工件材料,参考切削用量手册或有关资料选取切削速度与每转进给量,填入表14-2工序卡中。
表14-2 数控加工工序
| 单位名称 | 蚌埠科技工程学校 | 班级学号 | 姓名 | 成绩 | 零件名称 | 零件图号 | |
| 
 | 
 | 
 | 
 | 
 | 
 | 
 | |
| 工序号 | 程序编号 | 夹具名称 | 数控系统 | 使用设备 | 材料 | 场地 | |
| 001 | O0001 | 三爪卡盘 | FANUC | CK6140 | 45钢 | 数控加工实训中心 | |
| 工步号 | 工步内容 | 刀具号 | 刀具规格mm | 主轴转速r/min | 进给量mm/r | 背吃刀量mm | 备注 | 
| 1-3 | 车削外轮廓 | T01 | 20×20 | 600 | 粗0.2 | 2.5 | 
 | 
| 
 | 
 | 
 | 
 | 
 | 精0.06 | 0.2 | 
 | 
| 4 | 切断 | T02 | 20×20 | 400 | 0.08 | 
 | 
 | 
| 编制 | 
 | 审核 | 
 | 批准 | 
 | 共1页 | 第1页 | 
5、编写程序,输入数控装置,图形模拟演示,检查程序。O0014;(程序名)
| 程序号:O0014 | ||
| 程序段号 | 程序内容 | 说明 | 
| 
 | T0101; | 换90°外圆刀 | 
| 
 | M08; | 冷却液开 | 
| 
 | M03S800; | 主轴正转800r/min | 
| 
 | G0X82.Z2.; | 快速接近工件 | 
| 
 | G90X75.Z-76.F0.2; | 粗加工外圆至42.5 | 
| 
 | X70.; | 
 | 
| 
 | X65.; | 
 | 
| 
 | X60.; | 
 | 
| 
 | X55.; | 
 | 
| 
 | X50.; | 
 | 
| 
 | X45.; | 
 | 
| 
 | X42.5; | 
 | 
| 
 | G0X43.Z2.; | 快速移动至G73循环起始点 | 
| 
 | G73U20.R4 | 毛坯余量直径设为20mm,粗加工次数设为4次 | 
| 
 | G73P10Q20U0.4W0.F0.2; | G73轮廓设为N10至N20,直径精加工余量设为0.4mm | 
| N10 | G0X-0.8; | G73、G70轮廓起点 | 
| 
 | M03S1400; | 设置精加工主轴转速1400r/min | 
| 
 | G01Z0.F0.06; | 设置精加工进给速度0.06mm/r | 
| 
 | X0.; | 到达工件起始点 | 
| 
 | G03X33.28Z-31.09R20.; | 
 | 
| 
 | G02X33.59Z-49.13R16.06; | 
 | 
| N20 | G01X42.Z-55.; | (G73轮廓终点) | 
| 
 | Z-76.; | 
 | 
| 
 | X78.; | 
 | 
| 
 | X80.Z-77.; | 
 | 
| 
 | Z-113.; | 
 | 
| N30 | X81.; | G70轮廓终点 | 
| 
 | G0X82.Z2.; | G70循环起始点,特别注意:G73粗加工时定位点X43.,G70定位点X值必须大于80。否则会发生撞刀。 | 
| 
 | G70P10Q30; | G70循环轮廓设为N10至N30 | 
| 
 | G0X150.Z150.; | 快速退刀 | 
| 
 | T0202; | 换切断刀,刀宽4mm | 
| 
 | M03S500; | 主轴正转500r/min | 
| 
 | G0X82.Z-112.; | 快速定位到切断定位起始点 | 
| 
 | G75R0.2; | 
 | 
| 
 | G75X0.Z-112.P2000Q0F0.08; | 使用G75切断 | 
| 
 | G0X150.Z150.; | 快速退刀 | 
| 
 | M09; | 冷却液关 | 
| 
 | M05; | 主轴停转 | 
| 
 | M30; | 程序结束 | 
	6、对刀:依次在工件毛坯上对好每一把刀在X、Z方向的坐标值。 
(1)X方向对刀:回零→【MDI】→输入“S400 M03;T0101;”→按下【CYCLE START】键转动主轴。 
【手摇】→切削外圆→沿Z轴退刀→停车测量外径→按【OFS/SET】键→按【偏置】键→【形状】里→输入“X外圆直径值”→按【测量】软键→刀具X向补偿值自动输入到几何形状里 
(2)Z方向对刀:【手摇】→刀具切削端面→沿X轴正方向退刀→【形状】→输入“Z0” →按【测量】软键→刀具Z向补偿值自动输入到几何形状里。 
7、自动运行程序,加工工件。 
8、粗车后测量零件尺寸,根据工件图样要求的尺寸精度修改刀具磨损量;再次运行程序,加工出合格工件。 
四、检验与考核:
检验与考核的内容及标准见表14-3。
表14-3 考核内容及标准
| 
 | 序号 | 考核内容 | 考核标准 | 评分标准 | 得分 | |
| 
 
 
 
 编 程 | 1 | 设置工件坐标系 | 没有设定工件坐标系原点,全扣;原点位置设定不合理,扣2分 | 4 | 
 | |
| 2 | 刀具安装 | 每把不合理扣2分 | 4 | 
 | ||
| 3 | 工艺路线、工艺参数 | 工艺路线不合理扣10分;工艺参数选择不合理扣10分 | 15 | 
 | ||
| 4 | 换刀点的选择 | 与工件等发生干涉,全扣 | 5 | 
 | ||
| 5 | 数控指令的使用 | 一般性指令错一处扣1分;出现一处危险性指令扣5分 | 10 | 
 | ||
| 6 | 程序结构 | 无程序名扣1分;程序格式与系统不相符,全扣 | 5 | 
 | ||
| 操 作 | 1 | 程序输入 | 超过10 min ,全扣 | 4 | 
 | |
| 2 | 图形模拟演示 | 检查程序正确 | 4 | 
 | ||
| 3 | 对刀操作 | 方法正确,每把刀2分 | 4 | 
 | ||
| 4 | 自动运行程序 | 操作过程正确 | 4 | 
 | ||
| 5 | 刀具补偿调整尺寸 | 方法错误,全扣 | 3 | 
 | ||
| 6 | 安全操作 | 符合安全操作规程 | 4 | 
 | ||
| 工 件 | 1 | 外圆Φ80 0 -0.03 | IT | 超差扣3分 | 6 | 
 | 
| 
 | Ra | 降一级扣2分 | ||||
| 2 | 外圆Φ42 0 -0.03 | IT | 超差扣3分 | 6 | 
 | |
| 
 | Ra | 降一级扣2分 | ||||
| 3 | 长度76 | 超差全扣 | 4 | 
 | ||
| 4 | 长度108 | 超差全扣 | 4 | 
 | ||
| 5 | R20 | IT | 超差扣4分 | 5 | 
 | |
| 
 | Ra | 降一级扣2分 | ||||
| 6 | R16.06 | IT | 超差扣3分 | 5 | 
 | |
| 
 | Ra | 降一级扣2分 | ||||
| 7 | 其余表面粗糙度Ra3.2 | 降一级扣2分 | 4 | 
 | ||
| 总计 | 100 | |||||
	五、重点注意:    
 	1、循环定位起始点。在加工外轮廓时循环定位起始点必须大于加工工件图形G73、G70循环部分X轴的最大值,而加工内轮廓时循环定位起始点必须小于加工工件图形G73、G70循环部分X轴的最小值,否则会发生撞刀情况。
   
  
2、U(△i)X轴向总退刀量的设置。在毛坯是圆柱形棒料的时候必须取最大值。因为在加工圆柱形棒料时,由于工件在不同部位X值不一致,所以余量也不一致。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取最大值,很可能会发生撞刀情况。安全考虑有时我们会多给一点余量,一般取1mm左右。不宜过多,过多的话增加空刀时间 
  3、W(△k)Z轴向总退刀量。有些图形X轴起伏很大,如果W(△k)Z轴向总退刀量值给的过多,就很容易发生过切。导致工件报废。    
 
4、U(△u)X轴向精加工余量及方向。加工外轮廓时取正值,内孔取负值。
   
  5、W(△w)Z轴向精加工余量及方向。有些图形X轴起伏很大,如果W(△w) Z轴向精加工余量及方向值给的过多,就很容易发生过切。导致工件报废。
 6、刀具的选择。注意刀具的角度,不能有仍和干涉。选择合适的刀具对加工质量和速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思考:
   
 
利用这种方法我们既可以让空刀时间大大缩短,又可以使用G73、G70循环指令让编程简化。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既然G73、G70循环指令可以使用,那么像G71等其它循环指令能不能使用呢?如果可以,又是怎么编程的呢?在编程时又应该注意那些方面呢? 
七、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