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
课程章节-项目十六: 内轮廓加工实训
	学习目标:    
1、掌握内轮廓加工时刀具的定位点设置。
   
2、学会分析简单孔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3、熟悉掌握内孔刀的安装及对刀方法。
   
4、掌握利用刀补来控制尺寸精度的基本方法。
    
知识点击: 
   
生产实际中大多数的零件会有内轮廓的加工。加工前需要仔细分析图纸,设定好最佳的加工工艺,装夹方法,选择小于工件底孔直径的内孔刀具,如果是盲孔刀具的角度一定要选择主偏角大于90度的内孔刀。最重要的是刀具在定位坐标值的时候一定要小于工件底孔直径,退刀时先退X值,后退Z值。 
一、实训内容 
	 
  
	二、实训步骤    
1、工艺分析
⑴ 先车出端面,并以端面的中心为原点建立工件坐标系。 
⑵ 该零件可采用G00、G01进行车削加工。注意退刀时,先X方向后Z方向,以免刀具撞上工件。
  
2、确定工艺方案 
⑴ 车端面; 
⑵ 从右至左车削工件各面;
  
3、刀具选择 
将所选定的刀具参数填入表1-1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刀具卡片中,便于编程和操作管理。
表1-1数控加工刀具卡
| 产品名称 | 
 | 零件名称 | 
 | 零件图号 | 
 | ||||
| 工步号 | 刀具号 | 刀具名称 | 数量 | 加工表面 | 刀尖半径/mm | 备注 | |||
| 1 | T01 | 93°内孔车刀 | 1 | 平端面 | 0.8 | 粗车 | |||
| 内轮廓 | |||||||||
| 2 | T02 | 93°内孔车刀 | 1 | 内轮廓 | 0.4 | 精车 | |||
| 编制 | 
 | 审核 | 
 | 批准 | 共1页 | 第1页 | |||
	4、切削用量选择 
根据被加工表面质量要求、刀具材料和工件材料,参考切削用量手册或有关资料选取切削速度与每转进给量,填入表1-2工序卡中。
表1-2 数控加工工序卡
| 单位名称 | 蚌埠科技工程学校 | 班级学号 | 姓名 | 成绩 | 零件名称 | 零件图号 | |
| 
 | 
 | 
 | 
 | 
 | |||
| 工序号 | 程序编号 | 夹具名称 | 数控系统 | 使用设备 | 材料 | 场地 | |
| 001 | O0001 | 三爪卡盘 | FANUC | CK6140 | 45钢 | 数控加工实训中心 | |
| 工步号 | 工步内容 | 刀具号 | 刀具规格mm | 主轴转速r/min | 进给量mm/r | 背吃刀量mm | 备注 | 
| 1 | 手动平端面 | T01 | 20×20 | 500 | 
 | 
 | 手动 | 
| 2 | 粗车内轮廓 | 0.2 | 2 | 自动 | |||
| 3 | 精车内轮廓 | T02 | 20×20 | 800 | 0.05 | 0.5 | 自动 | 
| 编制 | 
 | 审核 | 
 | 批准 | 
 | 共1页 | 第1页 | 
5、编写程序,输入数控装置,图形模拟演示,检查程序。
| 程序号:O0001 | ||
| 程序段号 | 程序内容 | 说明 | 
| N10 | T0101 M08 ; | 换1号粗车刀,切削液开 | 
| N20 | M03 S500 ; | 主轴正转500 r/min | 
| N30 | G00 X48.5.0 Z2.0 ; | 快速进刀 | 
| N40 | G01 Z-50. F0.2; | 粗车外圆,留余量0.5 mm | 
| N50 | X52.0 ; | X向退刀 | 
| N60 | G00 X100.0 Z100.0 ; | 快速退刀至换刀点 | 
| N70 | M05; | 主轴停止 | 
| N80 | M00 ; | 程序暂停 | 
| N90 | T0202 M03 S1000 ; | 换2号精车刀,主轴正转10000 r/min | 
| N100 | G00 X48.0 Z2.0 ; | 快速进刀 | 
| N110 | G01 Z-50.0 F0.1 ; | 精车φ48外圆 | 
| N120 | X52.0; | X向退刀 | 
| N130 | G00 X100.0 Z100.0 ; | 快速退刀至换刀点 | 
| N140 | M05 ; | 主轴停止 | 
| N150 | M00 ; | 程序暂停 | 
| N160 | T0303 ; | 换3号粗镗刀 | 
| N170 | M03 S500 ; | 主轴正转500 r/min | 
| N180 | G00 X23.0 Z2.0 ; | 快速进至循环起点 | 
| N190 | G71 U1 R0.5 ; | 粗车内孔循环,背吃刀量1mm,退刀量0.5mm | 
| N200 | G71 P210 Q270 U-0.5 W0.1 F0.15 ; | 按N210~N270指定精车路线,X向留精车余量为-0.5mm | 
| N210 | G00 X40.0 ; | 快速进刀 | 
| N220 | G01 Z0 F0.1; | 进刀,精加工进给量0.1 mm/r | 
| N230 | G02 X30.0 Z-5.0 R5 ; | 车圆弧 | 
| N240 | G01 Z-10.0 ; | 车内孔 | 
| N250 | X26.0 Z-20.0 ; | 车锥孔 | 
| N260 | Z-25.0 ; | 车内孔 | 
| N270 | X23.0 ; | 退刀 | 
| N280 | G00 Z100.0 ; | 快速退至换刀点 | 
| N290 | X100.0 | X向快速退刀 | 
| N300 | M05 ; | 主轴停止 | 
| N310 | M00 ; | 程序暂停 | 
| N320 | T0404; | 换4号精镗刀 | 
| N330 | M03 S1000 ; | 主轴正转1000 r/min | 
| N340 | G00 X23.0 Z2.0 ; | 快速进至循环起点 | 
| N350 | G70 P210 Q270 ; | 精车循环 | 
| N360 | G00 Z100.0 ; | Z向快速退刀 | 
| N370 | X100.0 ; | X向快速退刀 | 
| N380 | M05 ; | 主轴停止 | 
| N390 | M30 ; | 程序结束 | 
	6、对刀:依次在工件毛坯上对好每一把刀在X、Z方向的坐标值。 
(1) X方向对刀:回零→【MDI】→输入“S400 M03;T0101;”→按下【CYCLE START】键转动主轴。 
【手摇】→切削底孔→沿Z轴退刀→停车测量内径→按【OFS/SET】键→按【偏置】键→【形状】里→输入“X直径值”→按【测量】软键→刀具X向补偿值自动输入到几何形状里 
(2) Z方向对刀:【手摇】→刀具切削端面→沿X轴正方向退刀→【形状】→输入“Z0” →按【测量】软键→刀具Z向补偿值自动输入到几何形状里。 
7、自动运行程序,加工工件。 
8、粗车后测量零件尺寸,根据工件图样要求的尺寸精度修改刀具磨损量;再次运行程序,加工出合格工件。
三、检验与考核:
   
检验与考核的内容及标准见表1-3。
表1-3 考核内容及标准
| 
 | 序号 | 考核内容 | 考核标准 | 评分标准 | 得分 | |
| 
 
 
 
 编 程 | 1 | 设置工件坐标系 | 没有设定工件坐标系原点,全扣;原点位置设定不合理,扣2分 | 4 | 
 | |
| 2 | 刀具安装 | 每把不合理扣2分 | 4 | 
 | ||
| 3 | 工艺路线、工艺参数 | 工艺路线不合理扣10分;工艺参数选择不合理扣10分 | 15 | 
 | ||
| 4 | 换刀点的选择 | 与工件等发生干涉,全扣 | 5 | 
 | ||
| 5 | 数控指令的使用 | 一般性指令错一处扣1分;出现一处危险性指令扣5分 | 10 | 
 | ||
| 6 | 程序结构 | 无程序名扣1分;程序格式与系统不相符,全扣 | 5 | 
 | ||
| 操 作 | 1 | 程序输入 | 超过10 min ,全扣 | 4 | 
 | |
| 2 | 图形模拟演示 | 检查程序正确 | 4 | 
 | ||
| 3 | 对刀操作 | 方法正确,每把刀2分 | 4 | 
 | ||
| 4 | 自动运行程序 | 操作过程正确 | 4 | 
 | ||
| 5 | 刀具补偿调整尺寸 | 方法错误,全扣 | 3 | 
 | ||
| 6 | 安全操作 | 符合安全操作规程 | 4 | 
 | ||
| 工 件 | 1 | 外圆Φ38 0 -0.03 | IT | 超差扣3分 | 6 | 
 | 
| 
 | Ra | 降一级扣2分 | ||||
| 2 | 外圆Φ20 0 -0.03 | IT | 超差扣3分 | 6 | 
 | |
| 
 | Ra | 降一级扣2分 | ||||
| 3 | 长度20 | 超差全扣 | 4 | 
 | ||
| 4 | 长度50 | 超差全扣 | 4 | 
 | ||
| 5 | 锥面 | IT | 超差扣4分 | 5 | 
 | |
| 
 | Ra | 降一级扣2分 | ||||
| 6 | 5*2槽 | IT | 超差扣3分 | 5 | 
 | |
| 
 | Ra | 降一级扣2分 | ||||
| 7 | 其余表面粗糙度Ra3.2 | 降一级扣2分 | 4 | 
 | ||
| 总计 | 100 | |||||
	四、注意事项:
1、为正确地编写数控程序,应在编写程序前根据工件的情况选择工件原点。确定好工件原点后,还必须确定刀具的起始点。
   
2、编程时还应考虑车削外圆的始点和端面车削的始点,这两点的确定应结合考虑工件的毛坯情况。如果毛坯余量较大,应进行多次粗车,最后进行一次精车,因而每次的车削始点都不相同。 
五、习题:
	 
 
- 上一篇:课程章节-项目十五:螺纹循环指令G92加工实训
- 下一篇:教案一:数控车床工件坐标系

